这样做早期干预,妈妈让两个自闭症孩子进步巨大!
早发现,早干预,基本上已经成为自闭症家长的共识了。
那怎么来干预?家长们的方法就开始五花八门了,凡是有人用的,恨不得都给孩子试一遍,但是实际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因此找到科学的、正确的干预道路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请来了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曾松添博士,他将结合自己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帮家长们找对方向——
建立早期干预的科学思路,
你走对了吗?
文 | 曾松添(Tim)
华盛顿大学特殊教育博士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
美国早期干预协会循证实践评估项目组成员
大米和小米发育障碍研究所研究员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我见过最成功的科学早期干预案例之一:Clare和她的大儿子Declean。
Clare是我在西雅图认识的华人好友,她的大儿子Declean和小女儿Kaiya在2岁左右都被诊断为自闭症。幸运的是,经过科学及时的早期干预,目前大儿子7岁,已经跟常人一样,在普通小学上学(事实上如果Clare不告诉我,我真的很难想象Declean是自闭症儿童)。小女儿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也都有了明显进步。
最初我跟她家认识,是因为她家的小女儿在我们华盛顿大学的融合幼儿园接受早期干预,而我是她的老师。
为什么Declean能够恢复得如此成功?Clare的分享,让我明白家长在早期干预中最重要的, 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力,能在逆境时不自暴自弃,管理好消极情绪,用自己的思考力判断选择的好坏,努力寻求出路。
Declean的早期干预是怎么做的
Declean在2岁后被诊断为自闭症。
面对诊断书,Clare和丈夫都认为很有必要尽快开始干预,像大多数新家长们一样,他们到处打听,凡是听说别人的孩子接受了某种方法然后好转了,或者是网上推荐某种方法,恨不得都给自己的孩子试一遍,但感觉孩子的进步不大。“就像是在大海航行但完全迷失了方向感!”Clare这样跟我形容当时的情况,直到,他们决定把孩子送入华盛顿大学的融合幼儿园。
Clare跟我说,她觉得华大的融合幼儿园跟其他机构最大的不同,是让她感觉有了方向,而这几点,也提供给家长做参考:
1.她不用再像以往那样什么方法都试,去往Declean身上“套”。
2.在对Declean提供个性化的干预同时,十分注重对家长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思考能力,老师通常不会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她思考,以解决在家发生的具体问题。
3.入园前有评估,老师和家长会一起为Declean制定早期干预方案。
美国早期干预系统的家访专员,她们的核心职责是提升父母的教养思考力。
4.华盛顿大学的早期干预师会定期家访,协助Clare和丈夫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行为矫正,并不断调整对孩子的育疗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为了强化对孩子表达能力的锻炼,Clare还请了语言治疗师上门服务,并系统自学行为分析的方法。
渐渐地,看着大儿子重新学会了叫爸爸妈妈,各种能力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后都恢复得很快,面对这些一天一个样的进步,Clare和老师都十分惊喜。
华盛顿大学融合幼儿园
Melisa 和Oliver老师制造机会让孩子能游戏互动
家长如何形成科学的早期干预思考力?
国内在早期干预方面跟美国尽管还有很大差距,但不能因此而错过早期干预的黄金时间。另一方面,面对各种科学的非科学的治疗方法,家长的思考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别人眼中的蜂蜜,可能对你却是毒药。”
1.5个思考面向
在美国,老师或家访督导员的核心职责是帮助家长提升思考力,所谓早期干预的思考力,就是帮助家长:
a.客观判断孩子的目前能力;
b.根据孩子的个性化需求,从潜在的循证实践中甄别合适的方法;
c.挖掘潜在资源,制定干预计划;
d.落实执行;
e.基于数据的定期回顾调整。
2.以事实为依据,积极行动起来!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处于逆境时,思想往往容易走向极端:要么不肯承认事实,采取回避态度,存在侥幸心理;要么病急乱投医,不对症下药,在各种治疗机构之间疲于奔命。
和这两种思维模式不一样,美国的科学早期干预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的思维方式(所谓的“循证”)。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不仅能消解一部分负面情绪,更能让家长站在一个更高的纬度,看到以前无法发现的选择,并直接影响最终的出路。
当遇到逆境时,正面决定和积极行动,将极大地帮助你克服消极情绪,发现新的出路和机会,并影响着对孩子最终早期干预的结果。
3.为什么你在学习干预技巧时总感觉“不得要领”?
作为特殊儿童的家长,您很希望学习美国早期干预的具体方法技巧。我相信您刻苦地记录了一大堆笔记,书也是似懂非懂地翻了又翻,但总感觉不得要领。为什么?因为您在用中国应试教育的那种填鸭式方法,去学习美国的早期干预。
借用郭延庆大夫的话说,家长一定要学会动脑思考。用科学的认知方法提升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早期干预的思想根植于美国的教育理念: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在优秀的美国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最最重要的。
科学评估—早期干预的基础
科学评估是早期干预的重要一环,它能全面客观判断孩子的目前能力,是科学早期干预的基础。我认为科学评估最有价值,可也是某些机构和家长最容易忽略的。
给老师和家长普及评估的11项原则,这里顺带分享我自己学习的一个心法,把握原则才能提升自己的判断力,有了自己的准绳标尺,才能对哪些方法靠谱不靠谱有自己的判断。
说到评估的原则,一定要介绍“美国特殊儿童协会早期干预委员会”(Divisionof Early Childhood, DEC),美国早期干预的大部分前沿研究成果,都是DEC的核心成员所推动。我的博士导师Susan Sandall是DEC的董事会成员(BoardMember), 近期Susan和我参与了六所大学的联合科研项目,通过系统总结科学文献,提炼指导早期干预的原理,而我是负责评估这一块的成员之一。
目前归纳的科学评估原理包括以下11条:
1.评估的流程设计,必须尊重其家庭的偏好和选择。
2.评估团队要和家庭成员密切配合以收集所需信息。
3.评估团队采用的器材和策略,必须与孩子的生理年龄相适应,并因应孩子的沟通能力,身体条件等作出调整。
4.评估团队必须综合了解孩子的各大发育领域以及行为特点,以此了解孩子的优势,需要,偏好,以及兴趣等。
5.评估时应使用孩子的母语为主,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因应孩子的第二语言调整。
6.评估团队利用科学的信息收集方法,包括观察和访谈等,从多维度收集评估的信息,包括孩子的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对孩子教养产生重要影响的人。
7.评估团队收集的信息,必须反映孩子在正常生活环境(如家,学校,社区)中的能力水平。
8.除了评估信息,评估团队还需基于逻辑推断,以判断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以及教学需要。
9.必须定期进行回访复评,及时总结孩子的进展,并视需要调整教学计划。
10.评估工具必须有足够灵敏度,以准确反映孩子的进步,尤其是需要多方面帮助的儿童。
11.评估人员需要用简明的语言,将评估建议及时向家长沟通反馈。
下面我带大家一起解读这11条原则的内在逻辑
👇
教育评估的目的是通过科学方法抓取核心信息,为早期干预的目标制定和进度监测提供事实依据。但人的认知总是有偏见和盲点,这11条原则就是为了尽量保证评估信息的质量,做到:
1. 准确性
评估人员本身的专业育儿知识,数据收集方法(半结构的访谈,观察,测试)是否恰当,评估工具是否有足够灵敏度以及适用孩子的情况,您提供问题的技巧,人际沟通的技巧,记录内容是否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这些都很可能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 互证性
一个信息点可能是本身准确的,但假若它与另一个信息点有出入,可能说明信息不全面。例如您一开始问家长的担忧,她可能说了2点,比如语言沟通和站不稳。但可能深入评估后,您会发现事实上有其他7个方面都是家长所担忧的。如果评估人员没有追问下去或者做后续测试,那后面的5个方面很可能就遗漏掉。
3. 真实性
信息能真实反映孩子在日常环境下的能力现状,例如在访问中家长说小孩子懂这个能力,然后你记录下来,从这一个层面说是准确的。但现实观察后,你发现孩子其实还不能独立完成,家长的描述基于一种不准确的印象,便会导致不真实性。
4. 有用性
评估的信息一定要对干预的决策有用。首先评估报告一定要细节详尽,结论一定要说!人!话!不然干预团队之间就很难沟通好。
其次报告要以指导干预计划为导向。国内特别流行做同龄比较测试,例如给你一个分数,或者是落后了同龄小朋友多少个月,这样的一个信息,在美国部分州是用作判断孩子是否符合早期干预的依据,但不是用来指导干预。
应用示范:
在美国,评估是一门需要经过严格训练才能做好的技能学问,难,但做好了会有巨大价值。这11点原理看似简单,但是据我观察,国内目前做的很多评估,往往是在这些基本原理层面上出了差错。导致早期干预的方向出了偏差,资源投进去了,效果会打折扣。
以第9点“定期复评”为例:
本身评估人员的能力水平有限,而缺乏系统复评的自我纠错机制,方向错了很可能就未能及时纠正。
再以第2点“家庭合作”为例:
有些中国家长可能更着急小朋友会不会做数学,但恰恰可能沟通能力培养才是目前孩子最需要弥补的短板,那么评估师在听取家长的忧虑后就得有自己的综合判断(第8点),并用逻辑简明的人话(第11点)和家长沟通好。
我见不少机构给小朋友排排坐集体统一做口肌训练,我就很纳闷,难道这些小朋友的评估都表明他们真的需要?(事实上我在我们华盛顿大学的融合幼儿园,很少很少见小朋友要做这个所谓口肌训练,除非有特定需要,不知为什么在国内这么流行)。
不少奋斗在一线的老师都很尽力尽心,但除了爱心,我们更要靠科学和思考来真正提升早期干预质量。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多一个角度去思考目前国内的早期干预现状,认识到我们可以努力做哪些改善。
"大米和小米”后记:
相信很多家长在看文章时,已经明白了曾松添博士的用意:希望自闭症家长都要在科学评估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跟着科学的步骤去训练孩子,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但是读完又不免疑惑,到底怎么来做,国内要去哪里寻找到这种服务?
其实,这也是大米和小米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大米和小米自2016年第一家线下干预中心开办以来,就一直坚持专业科学的评估,制定符合孩子情况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孩子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督导级别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特别是去年,大米和小米还在北京开办了国内第一家发育障碍领域的研究所,网罗了海内外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曾松添博士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将与大米和小米共同研究开发出一套更符合中国自闭症孩子的评估、干预体系,研发结果也将在大米和小米各中心实践。
有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与社会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与国外相媲美的服务!
点击收看曾松添专栏:
排版|春桃 图片来源| 曾松添 花瓣